【走在前列】岭东区法院召开“雷霆2025 岭东破冰”执行行动第一季度新闻发布会 发布时间:2025-04-27 10:10:42
4月25日上午,双鸭山市岭东区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,向社会通报岭东区法院“雷霆2025 岭东破冰”第一季度专项行动进展情况和取得的成果,并发布2起典型案例。

2025年1月至3月,岭东区法院共受理执行案件158件(含旧存86件),执结83件,执行到位金额1727.51万元,曝光失信被执行人名单3人次,限制高消费10人次,拘留被执行人1人次,促成和解1件,到位金额5000元,有力保障群众的“纸上权利”变为“真金白银”。
主要做法与创新举措
一是聚焦重点领域,靶向攻坚克难。针对涉民生案件,开通绿色通道,优先执行工伤赔偿、抚养费等案件;针对涉企案件落实“善意文明执行”理念,通过“活封活扣”帮助企业盘活资产,既保障债权人合法权益,又为企业留足生存发展空间,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。二是创新执行模式,提升工作效能。运用“智慧执行”系统,依托大数据筛查被执行人隐匿财产线索,通过与公安、不动产登记中心、社区网格员等部门执行联动查询被执行人信息、送达法律文书。三是重点推进交叉执行,直面执行症结。严格落实上级法院关于开展交叉执行的工作部署安排,通过跨区域执行力量调配,有效规避地缘干扰、破除执行障碍,全力提升执行工作质效。
典型案例
(一)涉土地租赁合同纠纷
李某拖欠赵某土地租赁费5年,在多次催讨无果后,赵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。受案后,经调查李某名下无可供执行财产,执行工作陷入僵局,法官多次与李某沟通,从法律条文到道德准则,反复释法明理,耐心做思想工作,最终赵某与李某达成执行和解协议。本以为事情就此告一段落,可李某再次违背承诺,未按和解协议履行还款义务。赵某向法院申请恢复执行,收案后法院迅速调整执行策略,通过多方调查走访,发现李某在集贤县某社区帮助其女儿经营馒头店。鉴于李某的不诚信行为,法院依法对其采取拘留强制措施。在李某被拘留期间,法官多次前往拘留所,除严肃的向李某阐明拒不执行生效法律文书的严重法律后果,也耐心了解其诉求和困难。最终李某儿子深受触动,替父亲支付部分欠款,剩余欠款分期给付,直至全部欠款还清止。
该案例体现法院通过灵活执行措施、释法明理及督促履行,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,彰显司法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与实现公平正义的决心。
(二)国内非涉外仲裁裁决
上海某公司与白某因租赁合同纠纷对簿公堂,经双鸭山市仲裁委员会仲裁裁决白某向该公司支付设备买断款、违约金等共计8万余元。仲裁裁决生效后,白某却“失踪”,既不履行赔偿义务,也断绝与外界联系。公司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。案件受理后,执行法官迅速展开调查。通过网络查控系统对白某名下的银行存款、房产、车辆等进行全面查询,未发现任何财产线索。实地走访白某户籍所在地和最后工作单位,除得知其经常在朋友圈晒各地旅游照片外,未获得其它有效线索。为打破僵局,执行法官决定转换思路。一方面现在手机支付普及,虽然白某账户无财产,但冻结了白某银行卡、微信、支付宝,另一方面对白某进行限制高消费强制措施,让她在生活和出行上处处受限。一段时间后,白某主动来到法院,自从被限制高消费,她的生活受到极大影响,出行时无法购买高铁票和飞机票,给日常通勤和出差带来诸多不便。在执行法官面前,白某懊悔不已,当场表示愿意履行赔偿义务。随后,白某联系家人凑齐了8万余元执行款,一次性支付给申请人。至此,这起案件圆满执行完毕。
此案展现法院通过网络查控、冻结账户、限制高消费等执行措施,迫使“失踪”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义务,有力维护胜诉方权益与司法公信力。
下一步,岭东区法院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:一是加大执行力度,持续开展“雷霆2025 岭东破冰”夏季攻势,重点攻坚涉企业合同纠纷、金融债务案件;二是深化联动机制,加强与公安、工商、税务、社区等部门的沟通协作,发动基层力量协助查人找物;三是加强宣传引导,通过以案释法、普法宣讲,增强群众法律意识,树立公正执行、善意执行、文明执行理念,营造“守法守信”社会风尚。
|